1、范文澜中国通史1994与1978区别 2、如何评价范文澜?作为近代史学泰斗,你怎么看呢? 3、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怎么样,值得买吗? 4、范文澜其人 5、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
范文澜中国通史1994与1978区别
1、范文澜中国通史1994版与1978版有以下区别:1978年的《中国通史》是在1942年出版的《中国通史简编》的基础上再次修订的。《中国通史》1994版是蔡美彪在蔡文然去世后继续编写的,于1994年5月第一次印刷。
2、当然,中国历史研究领域还有其他优秀的学者,如范文澜、白寿彝、傅乐成等,他们的著作也各有特色。范文澜的历史著作侧重于批判和反思,白寿彝则以宏观视角和系统性见长,傅乐成的作品则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分析著称。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吕思勉的版本或许更为合适。
3、范文澜在学术界和政治生涯中屡获殊荣,直至1969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为中国通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4、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一编上册)多次重印出版,至1978年又易名为《中国通史》分十册陆续出版,与郭沫若主编的另一种《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尚钺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人民出版社)、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并称“五朵金花”。
5、范本的通史是五六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贯穿的精神,叙述得连贯语言精彩,但是由于时代原因稍显陈旧。白寿彝的通史,篇幅浩荡比较详细,但是近代史史论更多。两个通史都是不错的。我不同意楼上的。对于宗教的看法,作者也是受着时代局限的。
如何评价范文澜?作为近代史学泰斗,你怎么看呢?
范文澜与钱穆的史学观点成了两个极端的对立,范文澜以农民为历史动力,钱穆以士大夫为历史动力,各有偏颇。历史的主体不能说单纯是那一方面来创造的,钱穆是儒学史观,眼里只有精英;范文澜是人民史学,抛弃传统的帝王家史,对过去是一个批判。但是把农民提到一个过度的高度,过于美化拔高。
范文澜对党的事业充满强烈的责任感。在延安时期,即使在写作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他仍以炽热的政治热情创作了《中国通史简编》。进入晚年,他以自我批评的精神,不辞辛劳地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多次修订。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他身患疾病,仍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范先生所写的通史虽然文字较为简单,而且多描绘人民大众,但是他的书主观意识太过强烈,而且直接写皇帝的名字,不说其庙号对历史小白非常不友好,可以作为历史入门读物,不过你必须辅佐读一些其他的通史或断代史,这样读书才会有更好的影响。个人观点,不推荐古代原始文献。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怎么样,值得买吗?
1、哈哈,还不错,毕竟是我国近百年来最完整、最系统的一套中国通史。它通过记叙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事实与历史人物,阐明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个人觉得很值得一看。而且范文澜本身也是史学界的巨擘,不过可惜的是,书还没完,他就去世了。
2、个人观点,不推荐古代原始文献。对于历史专业以外的人来说看一些枯燥的文言很容易丧失读书的乐趣,所以我会推荐一些现代的史学大家所著的书籍。张荫麟先生写的《中国史纲》非常好,可惜的是只写到了东汉,不过非常值得一读。
3、范文澜的吧,他写到第五册就过世了,后5册是蔡美彪续。
4、中国通史版本很多啦:像吕思勉版的吕著中国通史,白寿彝版的,《《中国通史》》,范文澜版《中国通史简编》,都是名家写法;不过个人比较喜欢范文澜先生的。原因在于书观点鲜明、体例严谨、内容丰宫、文笔流杨,是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的优秀通史著作之一。
范文澜其人
1、范文澜常在课堂上讲共产主义,天津警备司令部要逮捕他,经校长张伯苓协助,于是年五月,离开天津,到北京。下半年起,在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朝阳大学、中法大学、辅仁大学任教,最忙时每周上课三十小时以上。这时,范文澜与个别党员以及党所领导的团体--教联、左联、互救会发生联系。
2、根据公开资料,范文澜的姓氏是“范”。关于范文澜的家族成员的信息,可以确定的是,他的妹妹是范瑾,而范瑾的叔伯是许寿裳。许寿裳是范文澜的叔伯,因此范文澜的姓氏应为“范”。可能是在某些资料或文献中出现了错误或者家族关系比较复杂导致了混淆。
3、其所著论文编为《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于1979年出版。 吕振羽(1900—1980),湖南邵阳人,著名历史学家。青年时代学电机工程,1926年大学毕业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30年代参加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撰文阐述马克思主义观点,著名的有《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等,其著作多被当局列为禁书。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
1、《中国通史简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中国历史现象,但由于范文澜的学术功力和文字功夫,使他的初次解读并不显得那么突兀那么不可思议。范文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在全新基础上重构了中国历史的解释体系,对后来的中国历史学发展发生了深刻影响。
2、范文澜,字芸台,后改字仲澐或仲潭,1893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书香门第。5至13岁,他在私塾接受家庭教育,14岁进入县高等小学堂,次年转至上海浦东中学堂,后又转至杭州安定中学堂,1912年毕业。
3、在中国史学史上,《中国通史简编》的出版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的诞生立即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压,这恰恰证明了其鲜明的战斗价值。解放后,范文澜对原著进行了反思,指出了非历史主义观点和叙述方法上的不足,如缺乏分析和结构混乱。
4、中国通史是范文澜先生的重要著作,先生于1968年病逝,只完成了前四部,后边的著由其它同志撰写,范先生没有完成中国通史的全部。
5、范文澜是在延安写的这部通史,本来是个政治任务,以供干部学习用的,没想到反应强烈。后来几十年里,范文澜的著作总计出版达数百万册,教育了几代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6、《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第5版 103万字本书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通史的通史著作。1941年,该书第1版,从原始社会到清代中叶,先后分两册在延安出版。以后,作者对本书重新改写,分册出版,自1953年至1965年,共出版了4册,写到隋唐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