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卵期卵泡出血是怎么回事 2、排卵期出血正常吗 3、每个月排卵期都会出血怎么回事
排卵期卵泡出血是怎么回事
1、排卵期卵泡出血就是指在排卵之后局部形成黄体,黄体内会有一些小的血管,这些血管会导致出血,出血的量可多可少。如果是个别的出血比较多的情况,就会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出现,比如会出现下腹部的疼痛,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局部出现破裂,而引起大量的内出血,临床需要给予手术进行治疗。
2、当然,也还有可能是性激素分泌失调,使得排卵时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而使出血明显。子宫内膜慢性炎症或卵巢表面炎性增厚,使得排卵时子宫内膜充血明显,出血不易自行停止,或炎性增厚的卵泡表面破裂出血较正常量增多,并随输卵管蠕动反流至宫腔,经阴道排出体外。
3、但其实导致排卵期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后,雌激素水平急骤下降明显,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引起子宫内膜表层局部溃破、脱落,从而发生突破性少量出血,随着卵巢黄体的形成。
4、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中,第12—14天是排卵的日期,这时由于卵泡的破裂,雌激素的起伏变化,致使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而红细胞渗出血管,造成阴道少量流血,这就是排卵期出血现象。如果要明确是否为排卵期出血,可测量基础体温,观察出血与体温的关系。以免误以为是排卵期出血,而忽视了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治。
5、发生排卵期出血的原因大致有两点:1.性激素分泌失调,使得排卵时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而使出血明显。2.子宫内膜慢性炎症或卵巢表面炎性增厚,使得排卵时子宫内膜充血明显,出血不易自行停止,或炎性增厚的卵泡表面破裂出血较正常量增多,并随输卵管蠕动反流至宫腔,经阴道排出体外。
6、排卵期出血的原因通常与卵子从卵巢释放时,卵泡破裂导致的小血管破裂有关。这种出血通常是短暂的,颜色可能为淡红色或棕色,量不多,一般不会超过正常月经量的一半。
排卵期出血正常吗
1、如果排卵期出血是生理原因就是正常的,排卵期出血的生理性原因是:排卵前,雌激素水平达高峰,排卵时,成熟的卵泡破裂,卵子排出,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得受雌激素营养而呈增生反应的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出现少许出血。正常情况下,这种出血极为短暂(约1小时-2小时),且只能在显微镜下窥见白带中有红细胞。
2、不是病啦,排卵期有轻微出血很正常,是卵子从卵巢出来,会有点点血,哪侧卵巢排卵哪侧的下腹也会有坠坠的痛~排卵期出血 概述 在月经中期,即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性的阴道出血,称为排卵期出血。中医学称之为“经间期出血”。
3、排卵期出血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大约有一部分女性在排卵期会出现轻微出血的情况,有时还伴有轻微的腰酸和腹痛。出血量较少时,无需过分担心,但如果出血量较多,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卵期出血的原因通常与卵子从卵巢释放时,卵泡破裂导致的小血管破裂有关。
每个月排卵期都会出血怎么回事
1、每个月排卵期都会出现出血的现象,属于异常现象,属于病理现象。最好做相应的检查来了解子宫附件是否有异常,绝大部分排卵期出血,是由于在排卵期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都会出现下降,相对比较敏感,所以就导致了子宫内膜出现脱落而引起出血的现象,称为排卵期出血。
2、生理现象:排卵期出血基本认为属于生理现象,女性排卵后有短期激素波动,可能导致出血现象,但量较少,通常1-2天即可干净,不用特殊处理;病理现象:如果每个月都出现排卵期出血,需进行适当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妇科相关疾病,如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等。
3、每个月都有排卵期出血,通常考虑为非正常情况。排卵期出血偶尔发生1-2次,出血的时间限于月经第14-15天,量非常少,才考虑为排卵期出血,和月经中期出血不同,部分女性的月经中期出血时间较长,量较多。凡是出血的量比排卵期出血多,时间不止1-2天,表现为4-5天、7-8天,都不考虑为排卵期出血。
4、血性的白带,不伴有其它的不适,或者偶尔伴有下腹的坠胀、腰酸不适,那就是排卵期的出血。因为卵泡发生破裂,卵泡液也可能排在腹腔,引起腹膜的刺激症状,甚至刺激直肠引起腹泻、恶心、呕吐等。如果出血量多,或者是伴有其它的症状,就需要做相对性的检查和排查,鉴别出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出血。
5、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中,第12—14天是排卵的日期,这时由于卵泡的破裂,雌激素的起伏变化,致使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而红细胞渗出血管,造成阴道少量流血,这就是排卵期出血现象。如果要明确是否为排卵期出血,可测量基础体温,观察出血与体温的关系。以免误以为是排卵期出血,而忽视了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