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从再现九十年代上海滩股市波谲云诡的《繁花》,到描绘现代银行业权力角斗的《城中之城》,近两年的国产电视剧正从不同细分行业切入,为观众演绎“金融江湖”。
近日,一部《蛮好的人生》将视角对准了保险行业中的保险代理人。随着剧情信息频频登上热搜,女主角作为一名保险代理人开出的一张张保单也引发热议。
“赠送”的意外险真的违规吗?
剧中女主角胡曼黎为了促成与魏总的“大单”,同时也为了消除魏总对于保险的不信任,为魏总父亲赠送了意外险,并自掏腰包投保后续费五年。在魏总父亲意外骨折后成功理赔。
一位外资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被保人满18岁都需要知情和签字确认的,而且投保人必须是特定的身份:例如夫妻、父母、子女等”。
界面新闻记者在多个保险公司和保险销售平台上查询多款意外险产品,发现都对投保人和被保人的关系作出了限制。
就赠送保险的相关情况,一位华东地区的孙先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惑,自己前段时间在开信用卡的时候就发现其中有一项服务就是赠送意外险。界面新闻记者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搜索相关信息,发现保险公司赠送意外险的情况也极为常见。那这种保险公司赠送的意外险又作何解释呢?
上述保险代理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种情况属于体验型的赠险,同样需要被保人的确认。
原保监发(2015)12号文件中提到了“赠送保险”。根据原保监发(2015)12号文件,赠送保险是指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免除投保人支付保险费的义务,或者代替投保人履行支付保险费的义务。
文件中还明确:保险公司仅可以赠送两种保险产品: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且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限不能超过1年。
那么对于包括意外险在内的人身保险,投保人和被保人之间是否还有其他的情形?
我国《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投保人对以下人员具有保险利益:(一)本人;(二)配偶、子女、父母;(三)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四)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中联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瑞宇、张鹤在分析人身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原则时指出:人身保险合同其实仅需要经过被保险人同意这一要件即可。
两张“百万大单”涉及险种的误解
在《蛮好的人生》中,女主角胡曼黎与男主角薛晓舟共同开出的两张“百万大单”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增额终身寿险”和“保险金信托”。
剧中,男女主角共同开出的第一张保单是一张100万元的增额终身寿险。两人为胡曼黎的客户孙洁的母亲制定了这样的保险计划:购买一份以孙洁母亲为被保人的增额终身寿,受益人为孙洁母亲的男友阿东及孙洁的女儿。
根据剧中男主角对于该计划的介绍,增额终身寿的保险金在被保险人去世后给到受益人,投保人孙洁母亲对这份增额寿享有所有权,经被保险人同意可以修改受益人。
界面新闻记者在保险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够全面。“一种情况是被保人在世的情况下,可以减额退保领取现金价值;另一种情况下,(如果)被保人身故,保额就给受益人。”该人士告诉记者。
所谓减保是指申请减少基本保险金额,保险公司把对应的现金价值退还给投保人,每年最高可以减保20%。
各大增额寿产品合同中,几乎都有“每年最高减保20%”的限制,但具体来看还有不同“说法”,目前市面上共有:“不超过投保时基本保额的20%”、“不超过减保前基本保额的20%”、“不超过实际已交保费的20%”、“不超过累计已交保费的20%”四种常见的减保条款。
《蛮好的人生》第13集中,男女主角帮企业家艾总设计的方案则是300万元的保险金信托。男主角“信托”二字一出口,关于这一方案的合理性即在弹幕上引起争议。有观众直言:300万做不了信托。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一争议的产生是由于对“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的混淆。
与坊间流传的和豪门资产传承相关,强调资产隔离与长期管理,适合复杂资产配置的家族信托不同,保险金信托是指投保人在和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后,以保险单作为信托财产,再与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约定未来的保险金直接进入信托账户,由信托公司进行管理和运作,并将信托财产及收益按合同约定分配给信托受益人的信托计划。
相对于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在财产门槛和受益人设置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限制:监管明确要求家族信托财产金额或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但保险金信托更多面向中产家庭,降低设立门槛至不低于100万元;家族信托的受益人必须为家庭成员,保险金信托的受益人则可包括非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