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16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李珂)在胶州市检察院,时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脚步匆匆却有条不紊,目光如炬洞察秋毫,交谈时语气温和却掷地有声。她就是第四检察部主任刘琳,一位用热血和智慧,在检察之路上书写担当的追光者 ,在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的舞台上,绽放着别样光芒。
温情司法:为公平正义拨云见日
“检察官,法院判决驳回了我婚姻无效的诉讼请求,我现在给孩子落不了户口,上学成大难题,这个判决肯定是错的!”2023 年的一天,刘某心急如焚地冲进检察院接访大厅。刘琳赶忙将他迎进办公室,递上一杯热水,耐心安抚:“先别着急,把你的情况慢慢说,我们检察机关一定把事情弄清楚。”经初步了解,刘某因婚姻登记纠纷被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他坚信法院判决有误,眼看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这判决结果让他陷入了无尽的困境。刘琳接案后,翻阅着泛黄的档案、模糊的记录,从刘某婚姻登记时的背景开始,到现阶段司法机关及行政机关的法律规定,她都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随着调查深入,一个难题摆在眼前:在婚姻登记信息尚未全国联网的年代,登记机关按规定履职,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并无不当,可是当事人的利益该如何保障?
刘琳没有就此打住。她换位思考:“要是我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办?” 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她主动联系登记机关,“您好,这起婚姻登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事人确实存在一定的过错,咱作为登记机关在当时,也是尽到了审查责任。我们通过审查这个案件事实,发现登记确实存在问题,如果不纠正,不仅影响当事人权益,还可能引发后续纠纷,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一次、两次、三次…… 经过多轮沟通,刘琳的真诚和专业打动了对方,登记机关也愿意与检察机关共同解决这一件看似小,却关乎民生的案件。最终,一份检察建议成功发出,错误登记被及时撤销,刘某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握着刘琳的手:“太感谢您了,刘检察官!”
公益先锋:为城市家园保驾护航
现场勘察,是公益诉讼检察的履职常态。哪里有污染,哪里有食药安全问题,就有公益诉讼检察团队的身影。从公益诉讼检察制度创立伊始,刘琳作为公益诉讼团队长,已有着10年的工作经历。每起案件刘琳都会带着他的团队奔赴在公益诉讼现场勘察的一线。2024年,一次巡查中,漫天的飞砂引起了她的警觉,顺着飞砂的方向,发现一处商砼企业未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大面积渣土裸露,引发了"沙尘暴"。“必须立即行动!” 刘琳迅速与环保部门联动,像并肩作战的战友,开展督促整改。在座谈会上,面对工厂负责人提出的各种经营困难及整改问题,刘琳义正词严:“污染环境就是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企业经营困难也必须遵守国家的环保法规,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违法情形必须立即整改。” 通过释法说理,商砼企业随即进行了整改,并支付了生态损害赔偿金。在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监督后,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相互配合下,胶州市的天空也愈发湛蓝,空气愈发清新。
除了生态环境保护,刘琳带领下的公益诉讼检察团队在各个民生领域频频出击。她化身 “调查员”,深入调查医美、养生保健机构的乱象,督促行政机关规范该类机构经营,提高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意识;她走进养老院,与老人们促膝长谈,督促行政机关规范养老院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入院老年人合法权益;下班后,她走进夜市,守护市民 “舌尖安全”,一个个专项行动,一件件案件,都如同坚实的盾牌,守护着胶州百姓的幸福生活。
数字尖兵:为检察工作插上科技翅膀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刘琳敏锐地意识到数字检察的潜力。为督促税务机关全面征缴税款,守护国有财产安全,她勤奋钻研,查阅法规,学习税务基本知识,设计出多个国有财产领域数字检察监督模型。该类数字检察模型密织税收数据网,排查出税收的漏网之鱼。2023年在办理督促征收成品油增值税税款案件时,通过设计的成品油增值税数字监督模型排查出大量漏税线索,经检察机关与税务部门紧密配合,成功追回巨额税款。创立的模型在全国推广,多个省份使用该模型后,成功地保护了国有财产的流失。凭借在数字检察领域的多个创新成果,刘琳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数字检察人才库,相关模型在省市级竞赛中屡获殊荣,并成功上架最高检数字检察模型平台,成为全国检察系统的 “明星模型”。
督促征收增值税案件成功办理后,刘琳意识到,不能仅满足于高质效办结一案,还要深化挖掘办案经验,达到促进社会治理、堵塞管理漏洞的效果。刘琳多次与税务部门沟通,通过向市委提交调研报告、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等方式,促使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为加油站升级液位仪,精准测算成品油销售情况,由此,彻底堵塞成品油增值税监管漏洞,实现国有财产的“颗粒归仓”。在办案的多个领域,刘琳通过制发社会治理的检察建议,达到了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的效果。
从检十多载,刘琳用行动诠释着检察人的初心和使命。未来,她将继续坚守岗位,以法律为剑,以人民为念,在践行法律监督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检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