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购房定金可以退还,但已签署合同的则无法退还。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开发商将购房者已认购房屋转售给其他人导致未能签约或合同无效,或双方因补充协议无法达成一致导致签约不成,开发商应返还定金并承担购房者的损失。
在一般情况下,购房定金通常是允许退还的。但若购房者已与开发商签署了相关合同,则定金将无法退还,开发商有权要求购房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定金不能返还的情况
如购房者未能按认购书规定的期限、地点去签约或者购房者在正式签约时更改认购书中已确认的如价格、面积、户型等主要条款导致无法签约,则被视为违约,其所交纳之定金将不予返还。
二、定金应该返还的情况
1.如果开发商在认购意向书规定期限内将购房者已认购房屋转售其他第三人而导致未能正式签约的,应双倍返还购房者定金。
2.如果开发商未取得有关商品房销售之合法证件或者由于开发商自身原因造成双方不能签署正式合同或者因此造成合同无效的,开发商应返还购房者之定金并承担购房者的损失。
3.如果双方仅仅因正式合同、有关补充协议之内容无法达成一致,而与认购意向书内容无关,致使签约不成的,则双方不存在违约行为,开发商应将定金全额返还购房者。
4.如果认购意向书关于价格、面积和户型等主要条款未做约定或者约定不清,而双方如果对此内容无法达成一致造成正式合同不能签署的,开发商应返还购房者定金。
开发商要求购房者承担哪些责任?
开发商要求购房者承担的责任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购买商品房:购房者需要支付开发商出售房屋的价格,以及相关的税费和费用。
2. 支付定金:购房者需要支付一定的定金,以保证自己在购房过程中不会违约。
3. 签署合同:购房者需要与开发商签署购房合同,并按照合同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
4. 支付首付款:购房者需要按照购房合同的要求,支付首付款,以购买房屋。
5. 验收房屋:购房者需要对购买的房屋进行验收,确保房屋的质量符合要求。
6. 缴纳物业费:购房者需要按照购房合同的要求,缴纳物业费,以维护房屋的清洁和卫生。
7. 缴纳维修资金:购房者需要按照购房合同的要求,缴纳维修资金,以维修房屋。
8. 产权转移:购房者需要进行房屋产权转移手续,将房屋的所有权从开发商转移到自己的名下。
在购房过程中,如果购房者违反了购房合同的约定,开发商有权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进行维权。购房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开发商的维权工作,确保购房合同的履行。
购房定金通常是允许退还的,但若购房者已与开发商签署了相关合同,则定金将无法退还,开发商有权要求购房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一般情况下,购房者已认购房屋但未能按认购书规定的期限、地点去签约或者购房者在正式签约时更改认购书中已确认的价格、面积、户型等主要条款导致无法签约,则被视为违约,其所交纳之定金将不予返还。但如果开发商在认购意向书规定期限内将购房者已认购房屋转售其他第三人而导致未能正式签约的,应双倍返还购房者定金。如果开发商未取得有关商品房销售之合法证件或者由于开发商自身原因造成双方不能签署正式合同或者因此造成合同无效的,开发商应返还购房者之定金并承担购房者的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第五百八十七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注: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