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 4 月 16 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 GDP 同比增长 5.4%,这一增速高于去年全国 5% 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 5.3% 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回升的态势。一季度中国经济 " 成绩单 " 释放了三大积极信号,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和预期,为下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个信号是消费发力、前景广阔。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同比增长 4.6%,比上年全年加快 1.1 个百分点,其中,3 月份增速达到 5.9%,比 1-2 月份加快 1.9 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效果明显。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8 日零时,消费者累计购买 12 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 3571 万台,发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 208.5 万份,有力促进了消费回升。此外,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代表的文化消费持续火爆,首发经济擦亮各地城市名片,今年以来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产品不断创新,中国新消费前景广阔。
第二个信号是经济发展含 " 新 " 量进一步凸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众多科技成果不断突破,带动高技术产业加快成长。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 9.7%。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培育了一批配套能力强、产品性能优的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了中国外贸向 " 新 " 而行。一季度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 7.6%,占据了外贸进出口的 " 半壁江山 "。
第三个信号是一季度出口在外部压力下展现出强大韧性。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10.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创历史同期新高。从数据来看,我国对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实现了增长。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其中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 4 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达 10.8%。随着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政策段不断发力,外贸韧性将持续强化。
中国经济一季度 " 成绩单 " 释放的三大信号充分说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没有变,也不会变。"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连续 15 年稳居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具有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等多方位优势。同时,中国有 14 亿多人口,市场规模巨大,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4 月 13 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启动,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700 余家企业、4100 余个品牌参展;4 月 15 日,第 137 届广交会盛大开幕,截至 4 月 15 日 17 时,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累计线下参会 64530 人,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这些数据更加彰显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发展前景。
随着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我们有充足的底气办好自己的事,以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从容应对外部千变万化,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破浪前行。(央广网评论员 宓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 " 央广网 " 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 小时报料热线 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 " 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 " 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